報告專家:謝遵義
報告時間:2025年4月23日上午10:00-11:00
報告地點:雁塔校區北院煤科樓511會議室
專家簡介:河南大學“杰出人才特區支持計劃”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人才稱號獲得者,獲李小文遙感科學青年獎,中原基礎領軍,省海外優青等。2017年獲悉尼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QS = 88)博士學位,2017-2021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QS = 40 )做博士后,目前為昆士蘭大學榮譽研究員。近五年主持了國家級項目4項和省部級項目10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國家首批海外引才資助項目,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及中國博士后派出計劃、面上基金等,參與多項澳洲重點、重大基金項目。目前已發表30余篇SCI論文,作為第一/通訊作者的10余篇論文全部發表到領域頂級期刊上,其中包括Nature Sustainability (封面和Nature highlights),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5篇),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Water Research, Journal of Hydrology (2篇),ISPRS,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等,篇均影響因子13.2。Remote Sens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編委,AGU Earth and Space Science主編。
報告簡介:
IPCC報告指出,保護生態學由日益嚴峻的全球變化問題而迅速興起,涉及了自然資源、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管理,關注國家保護政策及其成效。然而,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雙重脅迫下,保護生態學領域的大尺度研究面臨巨大挑戰,主要是由于缺乏長時間、高精度、大尺度、多因素的連續觀測數據支撐。近些年遙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為此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解決方案。因此,基于保護生態學的自然變化-人類活動-政策保護研究體系框架,報告將分享遙感大數據在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
主辦單位: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
承辦單位: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