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伏材料及表界面電子態
講座專家:馮宏劍
講座時間:2021年6月4日下午14:00
講座地點:臨潼校區實驗樓208
專家簡介:
馮宏劍,西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民盟陜西省委高教委員會委員,西北大學物理學科學術委員會委員。美國密蘇里大學博士后(2009-2011)、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訪學。現從事新型半導體材料器件物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器件界面效應、離子注入半導體材料器件改性及設計、離子注入過程中的電子阻止和激發、離子注入生物醫用材料抗菌機理研究。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有意義的研究成果,在應用層面推進了2項實驗室小試到中試的項目,目前正在進步放大生產之中。迄今在CeII子刊、J.Am.Chem.Soc.、Adv.Funct.Mater、Appl.Phys.Lett.、J.App.l.Phys.、EPL、JPCC、NIMB、AdvancedMaterials、PCCP等國際期刊以通訊/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50余篇;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陜西省創新創業大賽獎1項,獲民盟陜西省委參政議政工作先進個人;主持/完成國家和各類省部級項目10余項,其中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多項;應邀擔任JACS、AM、Science Advance等國際權威期刊審稿人、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評審專家。
講座內容:
界面效應的理論研究一直是凝聚態物理、材料物理化學和物理化學等領域的研究難點,國際上從事單相體系電子結構理論研究的小組相對較多,但從事界面電子態理論研究較少。對鈣鈦礦體系的界面效應,理論預測了鐵電體可同時作為電子傳輸層和鐵電調控層,率先制備了目前國際上最高效率的鐵電體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器件,將鈣鈦礦材料從太陽能電池領域進一步擴展到了光電探測、傳感器等領域。揭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界面誘導的載流子輸運機理和二極管整流效應以及鈣鈦礦體系的帶隙調控機制,揭示了富鉛相鈣鈦礦具有更高的流子分離率的內部機理。
主辦單位:學科建設辦公室 承辦單位: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