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學校在臨潼校區驪山校園煤炭科技中心一層報告廳召開省級一流專業、一流課程申報暨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計劃推進會,各學院(部)院長(主任)、分管本科教學工作副院長(副主任)、教務辦主任、系主任(專業負責人)以及教務處科級以上干部參加會議。王貴榮副校長主持會議,來興平校長出席并講話。
王貴榮副校長在簡要回顧總結 “一流專業”“一流課程”申報以及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計劃工作的基礎上,著重對做好這些工作的重大意義、政策舉措進行了總體部署,教務處胡榮明副處長作了具體安排。
來興平校長在講話中首先肯定了我校在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申報建設中取得的成績,并代表學校對大家辛勤努力和取得良好成績表示感謝和祝賀。他指出,國家級、省級的一流本科專業、一流課程的申報均剩下最后一次機會,把握好最后一次機會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各學院(部)要高度重視、提前謀劃,各級領導要親自督戰、抓好落實,集全校之力做好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的培育和申報工作,確保在最后一次申報中取得良好成績。他強調,學校將“十四五”開局之年定位為“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年”,課堂教學建設就是聚焦“兩個根本”,深入推進“四個回歸”的核心環節,要讓教師心歸校園、心歸課堂和學生。相關職能部門要完善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激勵與約束機制,依托新工科、新文科建設,創建良好教風學風。他同時指出,面向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發展戰略要求,大家要做到師生協同、科教融合。今年,學校相繼成立了陜西省煤礦安全研究院、陜西能源化工碳中和研究院,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做出的積極努力。要始終堅守服務煤炭行業科技進步,服務陜西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碳達峰、碳中和”科技成果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的轉化與應用,推動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落地應用,在應用研究中提升學校科技創新的能力水平。正是因為這些,今年學校被省上評為科技成果轉化先進單位。廣大教師要進一步深化“產學研用”合作,始終堅持科研反哺教學,通過科學研究推動學校人才培養,提升教學質量,助力學校“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各相關單位、部門對一流專業、一流課程申報,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實行“一把手”負責制,要求專業建設帶頭人、課程建設帶頭人對申報工作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檢查,確保每項工作任務不落空。他最后強調,廣大教師要做到“雙減、雙增”,“雙減”即教師舒心減壓力、增效減負荷;“雙增”即增加教師的榮譽感、使命感。廣大教師要以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建設為契機,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推動課堂教學質量落地見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